中国普洱批发网

中国普洱批发网

杨文明:茶是生命的一场发觉

发布时间:2015/5/31 14:50:49
字号:T|T

又是一年普洱春茶的采摘季节,这时制茶师杨文明已经在茶山上了。启程之前我们相约在他新设计的茶空间品茗畅聊。从学茶制茶,到茶品开发、茶山行走、茶空间设计,这个爱折腾的80后制茶师,在茶行业中不亦乐乎地忙活着,耕耘着。四月初来,广州还是倒春寒的日子。品着他2014年“天”字号拼配古树茶,喉咙甘甜,背部轻微发汗。我们就这么聊着,一直到暮色当空。临别他说马上要启程了,先在茶山上等着我们。

与茶结缘,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

杨文明身材不算魁梧更偏精瘦,由于常年驻扎茶山,皮肤也晒得和土地接近一个颜色。笑起来有典型云南人的淳朴、热情;一眼见他,你会首先记住他明亮的眼神。他请我们入座,泡茶。霸道的香甜伴着微微苦涩,环视四周,你很难相信,这里连茶带空间都是他亲自操刀的作品。他说今年已经是在茶行业里的14个年头了,青春、爱情、事业都“泡”在茶里头。夫人布衣茶人也是云南人,笑起来带着云南阳光的味道,靓丽可人。杨文明常年在茶山,夫人就在茶空间中照料,两人伉俪情深,琴瑟和鸣。

“想到什么就立刻去做,想办法实现它。我不愿一成不变或跟从别人,我要开创属于自己的感觉。”果然是80后创业者,身上的倔强与坚持,无法忽视。他以普洱茶的拼配技术见长,这在高呼纯料茶的市场中并不多见。我好奇他为什么不做纯料茶。

他说,“做了很多茶,走了很多茶山之后,我发现很多茶的味道并不能用一个地名来概括,有些茶香、有些茶涩、有些茶苦、有些茶没什么味道。我是学制茶的,更应该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来让茶呈现更均衡的滋味,提升整体感觉。此外拼配茶不跟随市场炒作的势头,抛开’名山纯料’的概念,也让我们的关注度回到茶本身。我常年在山上给不同茶厂作技术支持;经过这么些年的实践,也推出了一款自己拼配茶。就是你们现在喝的这一款。”这可真是技术活!据悉杨文明不仅是昆明学术研讨会的成员,还是云南省第一个中等职业学院勤工俭学的学生!超强的学习能力加优秀的拼配手艺很快就能让他自力更生了。

2006年杨文明来到广州,从做普通搬运工开始,进阶学习店铺经营,三年以后终于有了自己的店面,慢慢地积累了自己的客户,现在拥有一个茶馆两个茶空间三个专业仓库。他也很乐意和80、90的创客们沟通自己的创业心得,分享自己的思路。他相信“敢去做才会赢”,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于是加倍努力,从概念上来开创而不做跟随者。他用业余时间一点点学习室内设计,在全国走访不同的茶馆。

“好的茶馆让我为之一振。这个空间就是我用脚走出来的空间,我要自己完成它来表达我对行业前辈的感谢,表达对茶的敬畏。”“做茶十分好玩,能接触到各行各业的朋友,他们也给我提供了很多好的想法。我们集体创造了这个茶空间”。

当我们问到,毕竟不是专业的空间设计,做完了发现使用困难或感觉不对怎么办呢?他回答道:“那就拆了重整呗。只要不怕麻烦就行。最初那几次都会有各种各样的小问题,慢慢的自己就调整过来了。自己是自己最好的老师。”

杨文明说茶带给他很多,从茶本身到生活的哲学,包罗万象。他说做茶充满了乐趣,他很享受这份能够滋养生命的工作。我们笑言:“你遇上茶是必然的,或许才是茶选择了你吧!”

每一次回到茶山都有不同的感受

“一开始就想学制茶吗?还是有别的机缘?”我们问。他也不遮掩,笑着回忆说当年这专业还是外公给选的。杨文明的家乡在临沧市永德县,他从小学习成绩优异,曾经取得全县中考第二名的成绩。按理说别的家长应该高兴坏了,杨文明拿到成绩的时候想,父亲应该也是的。没想到父亲可愁怀了,半晌才回过神来对他说,“你去玩吧,我看看能不能给你借到继续上学的钱。”不知道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亲有没去问,开学的日子到了,杨文明失望得摔门而去,带上一些粮食就离家出走了。

“和一些朋友翻过几座山跑到中缅边界,那里很混乱,打架吸毒的事情时有发生,酗酒更是每日必做的。“他很伤心,再也不想回家了。没过多久被大伯找到,最后被外公劝去读茶的专业,外公说有个手艺不至于挨饿,回来还可以安排到茶厂上班。说起这些往事,杨文明也已释怀。

我问,“云南这片土地赋予你什么?”他说,“我生于这里,长在这里,我的茶也来自这里,家乡是我的信仰我的根。我一直认为产品是第一,质量是产品的核心。有了质量的保证我茶友们才会信任我,有了信任大家才相处得来。一颗茶树饱含了祖先的爱,古人多么智慧啊!金银、吃穿用度都不能长留,唯有茶,它留下来了。”

家乡的茶农世代做茶,靠茶和农作物维持生计,生活圈子从未变过。杨文明立志一定要出来,却不是为了逃离。他说,“农民们收入微薄,他们守着土地。家乡是我的课堂,我所有的生意之道与对生命的参悟从未离开过这里的山。我想把乡亲们生产的好茶通过这里(茶空间)告诉大家,为茶牵线,让茶友们认识普洱茶,爱上它们。”

“茶忙时我在山上制茶,茶闲时我也在山上。夏天在,冬天也在。朋友们就好奇我冬天干嘛去了。有时是带一些好奇的朋友到茶山一路探寻拜访,更多时候是观察。观察我们不去的时候茶树有什么变化,茶山整体的状态、而茶农又在干嘛。”他还会带一把家乡的泥土回来。茶不仅仅是一份工作,更是与世代云南人生命息息相关的存在。“每一次回到茶山都有不同的感受。土地还是那块土地,茶山却已不是那个茶山了。”痛心那些破坏式开发,杨文明说到。家乡是他的圣土,每次回去犹如朝圣,带着一枚虔诚的灵魂。

除了制茶,杨文明积极参与家乡的公益事业,比如给孩子们上课,2011年助力临沧市教育项目的调研;比如促成临沧市纸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请,让固守传统之心的匠人们得到补助。他常常跟自己说要“舍得”,在能吃饱穿暖的情况下,为社会尽绵薄之力。能舍得和付出心会安,安了才能稳稳地做事。

希望我做的茶是给我孩子最好的礼物

“现在有多少人收藏你的茶呢?”我问道。“不多,300多个茶友。”杨文明说,“做一次茶很容易,难的是延续。我准备了60万张棉纸,以我现在的能力可以做到50岁。希望当我老了,朋友们还有老茶喝。”杨文明很豪爽,会每年给朋友的孩子们存一提茶,见证他们的成长;也会给新茶友们毫不吝啬地带走一片茶,来同品茶的转化。

杨文明说,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拼配极易出问题,对每种茶特性的把握不足将导致喝完后口干舌燥、粗粝、不协调、滋味不均衡……有的茶当下好喝,转变得越来越不好喝;有的茶当下不好喝,转化得更不好喝。普洱茶是以时间换空间的茶,他愿意为孩子,为家人,为茶友们制茶到老,陪伴大家喝上老茶。

他用11种茶拼配完成了“天地人合”这一款茶,复杂得令人咋舌。每年添加一次去年的原料继续压制,2014年是“天”字号,2015年是“地”字号,如此类推五年一个轮换,还要配上人民币收藏票,每一片茶的身份不得有假。摊上要帮他制茶的厂简直倒霉,这史上最崩溃的程序,除了要保证配方是对的,每一个茶饼是连号的,棉纸是特制的,包装好还要对应分放。说道这里他自己也笑了,幸好茶厂是老师的,很感谢很感谢他的大力支持。

他的收藏票上印着这么几个字—结缘、品位、分享。他建立的仓库,三分之一是为茶友们存茶的,毕竟在家里仓储问题多多。2015年他会帮助大家开设存规范的茶卡,建立流程,系统操作,也方便大家查询和出入茶品。

杨文明认为服务是产品的生产力,帮助大家的同时也增进了友谊,大家可以在同一个平台上多交流研讨,共同进步。2012年,基于茶友们对一个小小的山头产生了“十万个为什么”的疑问,他开始了茶山游的产品服务。他只管把大家领导不同风格的茶区当中,让大家去感受。大家也以优惠的价格买了很多不同山头的茶,他不干涉,不从中牟利。只是在离开茶山前把大家的茶放到一块儿“斗一斗”。

茶友们用自己的感官挑选出最喜爱的茶,后来却发现盲评斗茶的时候喝到最好喝的,竟是自己的拼配茶。他愈发对自己的产品有信心了。我很好奇这些茶友后来还买茶么?杨文明告诉我,他们有了自己独立判断能力之后,更喜欢我的茶了。我只是让他们不要钻牛角尖,以及感受产茶这一片土地的风貌罢了。

而对于市场,他是以不变应万变的。一来他自己的产品的价格稳定,二来自己坚持走终端消费者,让茶与生活更加贴近。三则是有自己的拼配技术在手,不怕做不出好茶。他是这么说的,“云南人说火越烧越旺,终将成灰。只有延续,才能走远。市场很难的时候,我会去帮别的茶厂做茶,或做些其他事情帮助自己渡过难关。预测并见证了茶的暴涨与暴跌后,我更加不会在茶的质量上让步。我也希望我做的茶是给我的孩子最好的礼物。”

末了,他说,“云南还有句土话叫‘有多大腿穿多大条裤子’。一个制茶人一辈子能做的事情不多,我爱茶,我会按照我的步伐来走。希望越来越多人走进我的茶空间和我交流。这次约会可能与茶无关,也与空间无关。但我们于一席茶中相见,会在碰撞中产生无限可能。”

作者:陈苑婷/茶叶星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