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普洱批发网

中国普洱批发网

大理寻茶,邂逅风花雪月

发布时间:2015/4/30 23:15:38
字号:T|T

大理是一个诱人的地方。下关风、上关花、苍山雪、洱海月构成的“风花雪月”令你陶醉;南诏遗迹、崇圣寺三塔、蝴蝶泉让你流连;“三方一照壁,四合五天井”的白族民居使你驻足;剑川木雕、鹤庆银铜器、白族扎染、大理石工艺品令你赞叹……然而初到大理,最吸引我的要数大理的茶。

大理处在亚洲文化十字路口,自古以来就是滇西通衢,博南古道必经之地,我国最古老的国际通道——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穿越大理,把四川的云锦、云南的普洱茶运到印度和阿富汗等国。茶早已超出了它的物化形态,作为一种民族性格,一种民族精神被历代传承。此地是茶的原产地,自然有很多少数民族的原生茶文化。

先说大理白族的“三道茶”。这“头苦、二甜、三回味”的茶道早在明代时就已成了白家待客交友的一种礼仪。

第一道茶叫“苦茶”,此道茶以浓酽为佳,香味宜人。因白族人讲究“酒满敬人,茶满欺人”,所以这道茶只有小半杯,不以冲喝为目的,以小口品饮,在舌尖上回味茶的苦凉清香为趣。

第二道茶叫“甜茶”,是用大理特产乳扇、核桃仁和红糖为作料,冲入清淡的用大理名茶煎制的茶水制作而成。此道茶甜而不腻,所用茶杯大若小碗,客人可以痛饮。

第三道茶叫“回味茶”是用蜂蜜加少许花椒、姜、桂皮为作料,冲“苍山雪绿茶”煎制而成。此道茶甜蜜中带有麻辣味,喝后回味无穷。因桂皮性辣,辣在白族中与“亲”谐音,而姜在白语中读“菒”(gǎo),有富贵之意,所以此道茶表达了宾主之间亲密无比和主人对客人的祝福。

三道茶蕴涵了很深的人生哲理,意在告诫子孙后代,只要勤劳,才能获得幸福;同时也反映了白族人民乐观自信,热情好客,追求和谐的民族性格。1984年三道茶进京演出大获成功后,开始将茶饮与茶艺相结合,同时融入民族歌舞、民族风俗等内容,塑造出了全新的三道茶礼仪模式。“游苍洱风光,饮白族三道茶”已成为大理文化旅游的主要内容。

要说到大理的名茶,非下关沱茶、感通茶和烤茶莫属。

下关沱茶原名“团茶”,1902年由下关“福春恒”商号生产,大都销往四川叙府(今宜宾)等地,用四川沱江之水泡茶,味道甚佳,因此更名“沱茶”。其形如碗状,色泽乌润显毫、香气清纯馥郁。汤色橙黄清亮、滋味醇爽回甘。下关沱茶与云南白药、云烟被誉为“滇中三宝”。

感通茶产于大理市感通寺方圆近10平方公里圣应峰(又称荡山)、马龙峰山脚一带,处在莫残溪、龙溪之间。由于具有雪山、云雾、清泉、沃土等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条件,加上悠久的种茶、制茶传统,所产的感通茶经冲泡后,汤色嫩绿清纯、茶香浓郁、滋味醇甘,经久耐泡,历来被奉为待客的上品。随着海外游客的不断增多,感通茶已走出大理、走出国门。

烤茶是大理地区白、彝、汉等民族饮茶的一种方法。制饮烤茶的方法是:将特制的小土陶罐放在火塘边或火炉上,先把陶罐烤热后,再放入茶叶,然后不断抖动小陶罐,使茶叶在罐内慢慢膨胀变黄,待茶香四溢时,将沸水少许冲入陶罐内,此时“刺”的一声,陶罐内泡沫沸涌,茶香飘溢。待泡沫散去后,再加入开水使其烧涨,即可饮用。饮之清香回味,润人肺腑。如来客甚多,每人发给一个小陶罐和杯子,自行烤饮。自烤自饮,表示尊敬客人。

让我们颇有感触的不是传统的茶文化,而是现实。在大理我们听说漾濞彝族自治县大浪坝有一件海峡两岸因茶“结缘”的事,就执意要去看看。有意思的是,陪同我们前往的县政协副主席、这一项目的负责人就姓茶名跃泉。据他说当地彝族有很多人姓茶,我想这恐怕不是偶然的,可能说明了彝族人对茶的情感。

漾濞被称为大理的“后花园”,山清水秀,但它又是国家级贫困县。我们从被称做“弹石路”的滇缅公路下来,又走了十多公里能让人颠出五脏六腑的泥路,好不容易才到了大浪坝。放眼望去,连绵的山地郁郁葱葱,这里道路已经开通,茶苗已经种下。可以想象,不久的将来,就会出现一座生态茶园。

在简陋的工棚里,茶农兼茶商的林耀麟一边搓着脸上被太阳晒脱的皮,一边和我们聊开了跨海种茶的感受:他家住台湾南投县鹿谷乡竹林村,是冻顶茶的故乡,历来以种茶、卖茶为业。近年来,台湾当局对小企业和茶农多方限制,林家只剩下30多亩地,没有发展余地。农民视土地为命根子,逼得他们不得不跨海另辟土地。林耀麟和伙伴陈锡忠考察了云南许多地方,最后发现海拔2300米的漾濞大浪坝适合种茶,一下子就承包3000多亩。当地政府很重视台湾茶农的投资开发,投入40多万元为他们安装了电话,并要为茶场修路。林耀麟边带我们看茶树苗,边给我们算了一笔账。他们总投资400多万元,引进台湾的乌龙铁观音、金萱、翠玉、四季春和内地的勐库大叶茶、小叶绿茶等,都是有机绿茶。茶5年收益,一年采三季,一亩80公斤。他们还要搞集约化高产出项目,办加工厂。匡算起来需要600多人。当地农民既学了技术,又有了收入,脱贫就有盼头了。这位台湾天宝祥公司的总经理说:“大理是我的第二故乡,下半生就在此度过了。” 

大理茶有美好的传说,如今又有人在续写。不知若干年后,大理又要出现多少茶的故事,又要出产多少名茶。

《人民日报海外版》(2005年9月28日)第七版

作者:刘鲁燕